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09/11/23 11:08:33
關注人數:
近年來中國會展業屢屢揭露出來的騙展現象其影響范圍雖然并不非常大,然而它畢竟讓剛剛起步的中國會展業蒙上了陰影,尤其對于
展會信譽的傷害是遠大于所能看到的經濟利益的。但展會作為一種公開的社會活動,只要掌握好原則,要避免這種現象還是可能的。
首先要掌握“品牌原則”。不論新老展會項目,各展會部門應對本行業或領域內規模大、效益高、組織管理嚴格的展會達成共識,進行重點推廣,讓廣大參展商和專業觀眾了解和認識,并形成品牌效應。一但會展品牌推廣得當,其品牌的頂端優勢就會體現出來,那么就會對雜牌,冒牌會展產生祈禱抑制作用,當參展商對于非有影響力的品牌展會拒絕參加的時候,騙展者自然無容身之地。
其次是“制度原則”。行業管理制度的混亂是騙展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行業特點和管理體系的不同,行業和地區間對會展缺乏統一的行業管理,所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給騙展者造成了可趁之機,特別是“多頭管理”的背后隱藏著的是“多頭不管”,因此我們強調企業在參展過程中盡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相關制度、規范的同時也應呼吁各行業主管部門本著合作發展的原則,盡快協商出臺會展行業統一的管理規范,不要等到企業聚到政府門前討公道的時候再想對策。
第三是“防范原則”?;仡櫮陜劝l生的很多騙展事件,我們發現,造成騙展者屢屢得手的原因除了展會組織問題之外,參展商對于會展選擇的盲目和不成熟也是主要愿意之一。很多參展企業還沒有對展會的價值、作用、方法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里更缺少相關的專業人才和配套部門,所以我們也應提醒廣大企業,參展不僅僅是展會組織者的事情,而是展會組織者和參展商雙方甚至是多方(包括你的行業競爭對手)合作共贏的關系。畢竟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把產品賣出去。從這方面說,對于會展的重視和認識水平、操作方法的提高是對騙展進行鑒別的最好的辦法。